评论:网购隐私办展不该成为一种艺术
来源: 天津网  作者: 张平  编辑:侯静  2018-04-10 10:19:37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一场特殊的展览在武汉美术馆展出,展览内容为青年艺术家邓玉峰从网上购买的武汉34.6万人的个人信息。虽然展出时已将这些信息进行了模糊处理,但仍然引发争议。对此,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虽然其初衷是为公益,但数据来源非法。

  将个人信息以展览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虽说邓玉峰办展的初衷是以艺术的方式引起人们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个人信息的关注,同时也对个人信息的关键部分进行了模糊处理,但是他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购买大量公民信息的行为并不受法律保护,简单来说,以非法的方式曝光社会问题,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以暴制暴,并不可取。

  不过,这次展览再次将个人隐私泄露问题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反映出当前网络信息安全形势的严峻。信息时代,公民隐私泄露的危险性与日俱增。就拿此次办展的艺术家来说,他通过互联网平台随便买到了包括家庭住址、车辆发动机号、手机号、网上购物详情在内的个人详细信息,那么究竟是谁泄露了有关信息,还有多少机构从事着个人信息买卖勾当,值得追问。

  当前,国内互联网用户已超7亿,而隐私保护与我们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并不匹配。过去我们常说,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而如今却遇到互联网上很多人知道你隐私的情形。数据时代,网民的个人隐私、生活方式逐渐变得透明。透明社会的语境下,更需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公民信息填写也好,进行身份认证也罢,搜集者有没有提前告知用途,能不能控制用户信息最终的流向,这不仅考验互联网平台的管理能力,更反映社会治理的水平,如果二者跟不上商业发展的步伐,一旦对公众生活产生破坏性影响,届时亡羊补牢恐怕要比未雨绸缪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

  保护公民信息安全,需要多方治理的合力。前段时间,百度李彦宏的一番言论引发轩然大波。李彦宏在某论坛发声说,中国人愿意以隐私换便利。批评者驳斥说,国内用户并非“愿意”,而是在使用权面前“不得不”让渡隐私权。正如批评者所言,身为互联网巨头,理应彰显大企业责任,用科技手段换来用户信任。而作为管理部门需要重拳出击,对各类信息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建立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用数字规则来规范数字生活。(津云新闻编辑侯静)

点击天津新闻 触摸天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