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残疾儿子 我还能追求新生活吗?
来源: 天津网  作者: 阿德  编辑:刘颖  2018-05-23 09:59:10

  诉 柠檬 35岁 职员

  直到现在,我还会常常陷入一种情绪——如果我没有认识他,没有和他结婚生孩子,我现在的生活,又该是个什么样子。每次想到这里,我就感觉自己漂浮在海面上,海风轻飘飘地吹拂面庞。

  很快,平静就被眼前的一切打破了——儿子闪烁着无辜的大眼睛,若有所思地看着我。我多想他开口和我说几句话,可是这份沉默持续了整整五年。

  孩子怎么了? 

  儿子刚出生时也会啼哭,但要比其他孩子乖很多。当时我以为我的命好,可谁知到了该开口讲话的年纪,儿子依然沉默不语。我曾经不以为然,以为每个孩子的发育速度各不相同,后来我妈劝我说,要不带孩子去看看吧。

  拿着诊断书,我望着正熟睡的儿子,脸蛋红扑扑的,怎么可能是残疾人呢?我根本就不能接受这样的诊断,并且视作一种侮辱——我天真地以为,他就是被误诊的万分之一。或者说,他现在还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醒来。

  我很理解你的心境。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催眠。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预兆,我的婚姻也出现了问题:我发现丈夫出了轨,等我找他对质,他跟我说有残疾儿子,自己压力太大。

  我没有选择离婚,一是没有勇气,二是我希望等到有一天,他能回头。在和他摊牌之后,他决定搬出去住,我像往常那样回到家,洗手抱孩子。儿子刚吃饱饭正打盹,半睡半醒地躺在我怀里,脸蛋还是像苹果那样红。我妈立在我旁边,一言不发,抽泣的声音渐渐扩散着——我好像从来没有把事情告诉老太太,她却好像一眼忘穿。所谓母女连心,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

  说来奇怪,那个夜晚我做了一个甜甜的梦——我回到了大学时光。坐在学校小花园的我,身边开满了大朵大朵的月季花。女友取笑我桃花运太盛,我假装正经地对她说:我有我自己的打算。毕业我要出国,去世界500强公司工作,然后生一个混血儿……

  从梦里惊醒,我下意识拨通了正在海外的这位女友电话。那边还没有接通,我就按掉了——我其实很清楚,我们的差距就像是电话线一样,越拉越长了。

  我问自己,我究竟怎么了?年轻时的万丈豪情,如今早已烟消云散,更要命的,生养这样的儿子,让我的腰渐渐弯了下来——这是一种自我隔离。

  你感觉到了力不从心。

  我爸过世得早,我妈一个人把我拉扯大的,积劳成疾,一身子老年病。她曾无数次向我暗示:把儿子交给她,别把我的人生拖累了。接收这样的信息,我起初是自动屏蔽:正因为我知道独自带大一个孩子的辛酸,我才不会把负担都压在她的身上。

  我必须刻意展露坚强。我一边给孩子看病,一边给孩子联系特殊学校。我像个赌徒一样,侥幸地认为儿子能找到一个适合他的地方。可结果大致相同——我被老师叫到学校,然后抱起儿子回家。我妈跟我说,认命吧,这孩子咱们自己带。

  我知道,其实你不想认命。

  我曾经想过,要不要和丈夫离婚,再找一个伴儿——我根本就不敢想,如果我说这孩子有残疾,对方会不会笑我痴人说梦?

  这个人还是出现了。我鼓足勇气,想把实情说出来。话到了嘴边,又生生咽了下去。他开始给我打电话,中午一个,下班一个。就像是闹钟一样准时。我生日那天,他好像喝多了,嘴里一个劲地呢喃,说需要我。这让我动了情——很长时间了,这句话没有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男人,突然此刻镶了金边——我迷恋被他笨拙地拥抱着,那个密不透风的怀抱。我告诉自己,我是被需要的。

  他的出现,给了你新生活的动力?

  我拼命给自己鼓劲,决心担负起责任。这本来就是我该承受的啊,照顾孩子,照顾老人,凭什么你去追求自己的生活了,把烂摊子扔给别人?我又找了一份兼职工作,每天睡觉之前都跟自己说,想那么多有什么用,快睡觉吧。

  就这样,我的脚下出现了两条路:要么维持现状,每天照料儿子和妈妈,时间就那么悄悄滑过去;要么干脆狠下心来,和丈夫离婚,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这两条路,泾渭分明,又那么交织在一起。

  阿德说 甘心

  阿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人们为什么宁愿守着一段糟糕透顶的婚姻也不肯离婚,不 愿放手?答案无非是既对过去多年来的付出不甘心,又对现状早已习惯成自然,还对以后没有任何把握。过去、现在和以后拧成了一根粗壮的绳子,将一个伤痕累累 的人长久地捆在婚姻里不得逃脱,煎熬地栖居着。如果说既不留恋过去,又对现在深感失望,但还是不愿离婚,那多半是对以后没有任何把握,不知道离婚后会不会 孤独终老,遇到的下一个人会怎样。

  对未来没有任何把握,映照出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我们不敢相信自己还有幸福的可能,也不敢相信离婚的人还会遇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人,还没离婚就先给自己贴上了标签。婚姻本身的这种糟糕和不幸已经在心里烙下了阴影,而我们看待未来的事往往是建立在过去的经验上的。

  其实,不走出去,剩下的就是一眼看到头的绝望,而走出去,至少还有一线希望。

点击天津新闻 触摸天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