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来源: 天津网  作者: 何玉新  编辑:刘颖  2018-05-24 08:18:43
郦波新著《唐诗简史》

  郦波 生于1972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嘉宾,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著有《人生自有境界》《诗酒趁年华》《评说曾国藩家训》等。

  印 象

  解读诗词背后的中国精神

  4月20日,为庆祝联合国“中文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郦波受邀赴美,在活动现场作了题为《志趣与情趣──诗词背后的中国精神》的演讲。

  2008年,36岁的郦波被央视“百家讲坛”节目选中,开讲“大明名臣”系列人物,成为“百家讲坛”当时最年轻的主讲人。自此之后,从“大明名臣”系列到苏东坡,从曾国藩到王阳明,郦波成了“百家讲坛”常客。他的生动与风趣,也在全国赢得了众多“粉丝”。

  从“百家讲坛”起步,随着近年来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郦波陆续加盟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生动幽默的讲解成为节目一大亮点,被观众誉为“诗歌男神”。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诗的国度”,中国人天生喜欢诗,有“诗一样的情怀”。古诗词中,诗意人生的种种描绘,其永恒魅力来源于何处?透过诗词与人生的境界,又如何才能看到中华文明具有的深刻文化内涵?这些年来,郦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开播,全民“诗词热”再燃,郦波也出版了新书《唐诗简史》。《全唐诗》加上补遗共近55000首唐诗,诗人2800 多位,郦波从中遴选出52首经典作品,堪称“千里挑一”。他谈到,对于《唐诗简史》中诗人的选择,要能见出大唐的精神与风貌,而诗的选择,要能见出诗人的 气质、人生与风格。

  通过《唐诗简史》这本书,郦波带你遇见发愁的李白,和他一起登上金陵的凤凰台;品尝王翰的葡萄美酒,在盛唐刚健的时代风貌里体会健儿们的狂欢;跟随王维的行迹,走近“安史之乱”的事件现场;借用罗隐的锐利目光,在唐代市井中观察世间百态……

  他以独特的人文视角,近看唐代诗人精彩纷呈的人生经历,细听大唐社会角落的喧哗众声,咀嚼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文化精华。既充满诗词文化的典雅气韵,又充满了真实、浓郁的生活气息,既不乏深刻、思辨的论述,又满是生动、幽默的表述,烹调出一席传统文化的阅读盛筵。

  流传至今的许多古典诗歌

  都是全民参与的结果

  记者:您认为唐诗在古代诗歌中是最重要的吗?

  郦波:我有一个观点,华夏文明发展的最大特色不是空间的扩张,而是时间的延续。因此我在讲诗词时,并不仅仅局限于唐诗宋词,而是上下搜罗,古今贯通。但是这次我写《唐诗简史》,自然是立足于唐朝,自公元618年大唐王朝建立,到今年,整整1400周年。

  记者:您如何评价唐朝和唐诗?

  郦波:唐朝是一个群星璀璨的伟大时代,直到今日还依然活在我们心中。唐诗生动展现了彼时身份复杂的诗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终极思考,蕴藉着大唐神 韵,尽显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巅峰气象,浓缩了华夏文明发展史上所积累的文化精华,堪称世界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唐代的诗人和他们的诗,以及他们的生命轨 迹和人生感悟,穿越千年,让今天的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精彩纷呈的人生,听到来自大唐各个角落的声音,接续上那曾经被淡忘的文化血脉,回望那一段盛世年华,触 摸到华夏文明的精髓所在。

  记者:在中国的各种文学形式中,诗歌在民间的传播应该是最广泛的,其中唐诗的普及度最高,受众最广,您觉得让唐诗传世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郦波:我以为,这不仅缘于唐诗艺术上的伟大成就,更在于唐诗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博大胸怀、万千气象。当我们诵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时候,当我们 诵读“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时候,当我们诵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时候,我们胸中升腾起的该是一种怎样磅礴的气象!当我们诵读“孤 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时候,当我们诵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时候,我们又感受到了怎样的生命张力,体悟到与自我、与他人、与天地自然 的和谐。当我们诵读“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时候,当我们诵读“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的时候,当我们诵读“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 相思知不知”的时候,扑面而来的则是唐人那生动的喜乐与悲欢。

  记者:我发现您在书中还说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让大家对耳熟能详的诗歌有了新的了解,能否具体谈一下这个发现的过程?

  郦波:有很多,比如张继写《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当时的姑苏城外原本没有枫桥,而是“封桥”。封桥的意思不是取景,而是取 功名。《枫桥夜泊》写完以后,因为这首诗影响太大了,“封桥”就被改成了“枫桥”。但问题是,枫桥是后出现的,为什么诗题却是《枫桥夜泊》呢?那是因为张 继写的时候,诗题根本就不叫《枫桥夜泊》,而是《夜泊松江》。因为这首诗,当地把名字改成了枫桥;而诗题到了《唐诗三百首》,就已经改成《枫桥夜泊》,因 此我们今天所读到的就是《枫桥夜泊》了。这个事例说明中国目前流传的许多诗歌作品,是全民参与的结果,而且还让我们看到了文学作品反过来影响乃至改变社会 现实的奇特现象。

  记者:您在书中提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评价它为“打开盛唐大门的钥匙”,这个评价应该说是非常高的。

  郦波:这首诗中最著名的一句,无疑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在这世上还有你这样的知己,纵是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这是何等的格局与胸怀, 这种气势已经不只是王勃的气势,这种格局已经不只是王勃的格局,这种昂扬也已经不只是王勃的昂扬。这一句诗,其实是在呼唤一个胸襟无比阔大的盛唐的出现。 从此,一种叫做唐诗的歌唱,一幅叫做盛唐气象的历史画卷渐次展开。

  记者:您在《唐诗简史》中选了52位诗人,每人选一首诗,连李白、杜甫也只选一首诗,不觉得会有所遗漏吗?

  郦波:就唐诗而言,能选、可选、想选的诗人和诗太多了,但既然是“简史”,也就无法面面俱到。相信以后还会有缘有各种方式,和同好们在一起品读更多的唐诗。

  记者:入选的标准是什么?

  郦波:我一定是选择最能引发大众共鸣,在大众成长记忆中的诗歌。这些诗你都不陌生,但背后的内涵是什么?大家熟悉的诗,我通过学术角度深入解读,找到哪 怕一两点深刻的东西,都会引发读者强烈兴趣。也不排除有些诗歌流传不广,但是很好,但从大的层面来看,诗词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心到尔心。如果不能从我心到 尔心,说明还是不能引起共鸣。

  诗词能激发几代人共鸣

  唤醒我们内心的悸动

  记者:您认为古诗在当下中国意味着什么?

  郦波:做完“中国诗词大会”我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许多家庭老、中、青三代又坐在一起看电视了。当今时代,一家人能在一起做一件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无疑是最快乐、最幸福的。这说明诗词的话题能激发我们几代人的共鸣,唤醒我们内心的悸动。

  以前有学生问我诗词有什么用,我就直接说,诗词的确没有什么用,但庄子有一句话,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你看手机最有用,可手机和网络让生活变得碎片化,我 们要是过度沉迷于手机的话,慢慢就会丢失了自己。很多人告诉我,看完诗词大会,他们晚上就关掉手机,然后拿出《唐诗三百首》甚至《儿歌三百首》看看。所 以,诗词的第一个作用是“找回曾经的自己”。

  记者:“中国诗词大会”这类节目,文化嘉宾是个很重要的角色,您如何理解这个身份?

  郦波:文化嘉宾起到的作用就是注重文化价值的拓展,把诗歌和生活、民族结合起来,拓展广度、深度和厚度,增加欣赏性。通过适当的几句话,给节目增添一点 沉甸甸的东西。如果我们在节目里说的某些话能触动观众们的内心,那这个环节就成功了。我在节目里当嘉宾,实际上和我的课堂没有什么区别,教育的本质不是告 知,而是影响。

  记者:从2017年到现在,电视上出现了一些热门的诗词节目,这个热度还能持续多久?

  郦波:我觉得它能热多久,接下来是否还有新的热点,都没有太大关系。它只要热过了,作为文化的引子,在社会上能够引发共鸣、共识,对于中华文明的复兴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它的历史使命就达到了。

  记者:为什么诗词的生命力会如此旺盛?

  郦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不论哪个年龄段,也不论身处何方,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背过“春眠不觉晓”,都背过“床前明月光”。诗词总会在我们的成 长记忆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给我们以高雅的气质,给心灵以美的熏陶。想象一下,若没了崔颢、李白、孟浩然、杜甫, 黄鹤楼上、晴川阁下该缺失多少韵味,登高望远又何来壮怀激烈?我想这些都是让诗词生命力延续的关键所在。只要我们内心有坚定的信仰,又能在红尘的喧嚣中随 时清空自我,这就说明我们悟到了诗词的真谛,也找到了自己的那颗心。

  经典就像造血干细胞

  可以融进血脉里、骨子里

  记者:如何简单地欣赏一首古诗?

  郦波:单纯背诗时,其实就有审美了。所谓“朗朗上口”,其实就是音韵之美,就是音乐审美。就像李泽厚先生讲的“美的历程”,审美是一个历程,只要你有一颗审美的心,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审美,开始欣赏古诗。当然审美的高级层次要有美学修养、学术积累。

  记者:文学经典在当下的作用是什么?

  郦波:我觉得所谓经典,就是可以把它融进血脉里、骨子里,随着人生的成长,就像造血干细胞,可以在漫长的一生中不停地为我们提供滋养。事实上,不论得意 还是失意,站在诗人曾经站过的地方,回眸诗人的身影,眼前有景,心中有情,我们的灵魂会在一瞬间被激活,和历史、自然、社会、文化以及我们这个族群中的所 有人达成一种和谐共振。

  记者:如何让孩子读诗,接纳传统文化?

  郦波: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就觉得这对他太难。孩子一定要接触这些东西,现在他未必能理解,但欣赏古诗是要拾级而上的。唤醒大众共鸣一定要寓教于乐,采 用一种亲民、大众的形式去做教育,这是教育的本质。有些纯娱乐的综艺,传导的是一种浅层次的情绪释放,我感觉是很难持久的。

  记者:您认为在当下以及未来,古典诗词有哪些重要性?

  郦波:我常跟中小学教师和家长交流,我们有一个共识,都认为语文教育的关键是唤醒孩子的母语感知能力,但今天的教育却离这个目标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要承 认,年青一代的母语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下降。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看,这将会影响每一个个体乃至一个族群的素质,这也是目前很多文化问题的症结所在。

  对于中国文化来讲,能训练母语感觉、提升感知和运用母语能力的媒介,最精粹而又符合中庸之道的,莫过于唐诗宋词。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它的基因,诗词就是中 华民族的文化遗传基因。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传承有过中断,但只要有机会唤醒它,亲近它,它就会立即引燃我们这个族群血液中蕴藏的文化火种,给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助力。诗词就是抵达彼岸的一条路、一艘船、一座桥。由此,在现实生活中,哪怕迷雾重重,诗词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这就是诗词的力量,这就 是中国文化的力量,这就是每个人身体里面人性的力量。

  郦波说

  住在南京,常有李白金陵怀古之感

  李白是唐朝知名度最高的诗人之一,《唐诗简史》中选取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虽然不是他最知名的一首,却是非常独特的一首。李白现存的诗歌近千首,七 言律诗最少。历代诗话里多有论及这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尤其是大家喜欢把它和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一起。崔颢的《黄鹤楼》被认为是唐人七律第一,这样的 话,李白作不作七律和作七律的水平,尤其是和整个唐人七律第一的《黄鹤楼》放在一起比较,就是学者特别热衷的话题。

  现在南京还有一条路叫凤台南路,而明城墙的内侧就是著名的三山街,这一片地方其实是凤凰台原址所在地,长江当时就在凤凰台外的西侧。今天到南京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因为长江在千百年来不断西移。现在这里是南京的高架和环城公路。

  如今我住在南京,经过那里的时候,常常会产生李白式的金陵怀古之感。虽然仙人都已乘黄鹤而去,虽然“凤去台空江自流”,虽然历史沧桑变幻,连长江都已不再是一千多年前的模样,可李白和他的诗、他的人生感慨,却与这座城、这片土地一起永不磨灭。

  李白其实在生活中是很不讨喜的。他对家庭并不负责,有过两次正式婚姻和两次非正式婚姻。他的生活非常随意,也很感性。举个例子,大家可能知道杜甫是李白的“超级崇拜者”,给李白写了很多诗。但是,李白回的诗少得可怜。

  李白没有什么政治眼光。安史之乱以后,连杜甫都知道该投靠谁,李白却“傻傻分不清”。但为什么李白能名垂千古呢?在我看来,他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浮云世事改,孤心此月明。也就是说,环境再怎么改,我还是洒脱的自己,不管你的条条框框。

  李白不像杜甫,他写诗很随意,对格律诗的束缚勇于突破、敢于突破。李白在技之上归乎道,因为格律怎么说也是技法,而写诗是“言志”,是为了表达内心颤动的声音。

点击天津新闻 触摸天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