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攀比 却依然不舒服
来源: 每日新报  作者: 魏然  编辑:张瑜  2018-09-18 10:25:44

  倾诉者 小娅 18岁 大一新生

  妈妈怕我乐不思蜀

  刚刚到大学没有多久,可我真的想家了。我想那个属于我自己的,不大、不豪华的小窝儿。我的家,在两千多公里以外的一个小县城,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谁都会想家的。可是,我的想家,不仅仅是家里的爸妈、家里的饭菜,最主要的是家里没有那么多压力,没有让我感觉到压抑的空气。

  我家所在的县城,不算特别发达,但也并不是贫困地区。我的家庭条件,在当地来说,也还算是挺好的。我妈妈是我们县中学的老师,我从小学习成绩就好,一直到高中,都是我们那里的学霸。今年,我考到了天津一所很好的大学。我是我们学校的状元,学校挂起大横幅,展示我的好成绩。在我们家里,我是爸妈的骄傲,也是亲戚们眼里的好孩子。我是在大家的祝福声中,带着对大城市的憧憬,带着精心整理的行装,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了这个我想象中的大城市。

  我到天津的那天,已经是晚上了。我被这么大的城市,这么漂亮的夜景惊呆了。那么多高楼大厦,都让灯光照得晶莹璀璨……我真的很喜欢,我觉得自己可以在这里上学,在这里见世面,在这里结交新朋友……我特别庆幸,自己没有白努力,这将是我新生活的开始。我看到这个城市第一眼的时候,我妈妈还说:“你不要乐不思蜀,把家都忘了啊。”我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快就会想家。

  没想到刚来就想家

  喜欢这个城市,也喜欢我的学校。那么漂亮的校园,教学楼、图书馆……我真的太开心了。校园里,那些年轻的同学也让我很羡慕,我觉得他们都那么青春洋溢,想着我现在也和他们一样,是这个大学里的学生,就觉得美美的。只是,我也感觉到,与他们相比,我身上的衣服好像有些土,我手里的旅行袋好像有点“傻”,可我也没不开心,我承认自己是来自一个小地方的女孩儿,我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都不能和别人去比。表面上的光鲜,我也不想去比。我的想法就是:自己打理好生活,干净、舒服,之后好好读书就好。

  我们新生宿舍是6人间的,我的第一印象是屋子干净又明亮,还有独立的厕所,而且,每个人还有书桌和柜子,这比我中学时住的20多人的宿舍强太多了。我当时都要欢呼雀跃了。可是,我发现,我的几个室友好像都不是太高兴。宿舍里有3个是本市的孩子,还有两个来自南方的大城市。她们从一进屋就开始抱怨这,抱怨那,嫌空间太小,嫌没有空调,嫌宿舍太旧……我真的不明白,这么好的宿舍,为什么她们还这么不开心呢?

  我自己收拾我的小床时,我妈妈就开始给宿舍打扫卫生。那几个孩子,都是爸妈在忙活着给她们收拾东西。对于这个场景,我也没有觉得别扭,我知道大城市里的孩子好多都是“公主”。我不想当公主,我想,以后宿舍里的活儿,我多干点儿也没什么,又累不着。只是,我一边收拾,一边听那些妈妈们说话,我才发现她们说的好多我都听不明白。她们说:“我们特意代购的乳胶床垫,这宿舍里本来床就小,怎么也得睡舒服点儿。”“我送孩子们一个空气净化器吧,也不知道宿舍让不让用啊。”“一会儿去买几个置物架吧,你们还有什么要添的,一块儿去宜家转转。”……

  我扫了眼室友们床上、书柜上放的东西,真的有很多我都不认识。我知道,我不需要和她们攀比,物质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些道理,我是从小就知道的。可是,头脑里是这些道理,心里却开始有了不舒服的感觉。

  无可抱怨只是委屈

  到宿舍的第一个晚上,只有我一个人住在了那里。妈妈坐晚上的火车回家了,其他的室友,不是回家了,就是和家长去住酒店。我一个人坐在床上,看到室友们床上花色各异的床品,还有又萌又可爱的娃娃、抱枕、挂件……我自己床上就是奶奶给我准备的,最普通的格子床单,还有她亲手做的小红花被,虽然我知道,它们都那么舒服,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有种酸酸的感觉。

  正式开学的前一天,室友们终于在这个小“家庭”里聚齐了。从这一天开始,我也真正进入了大学的新生活。其实也很喜欢我的室友们,她们都很努力地在适应新的生活,也都很努力地彼此接纳。在这个环境里,确实没有谁看不起我,我只能说,是我自己心里觉得和她们有距离。每天,室友们几乎都能接到快递,少的一两件,多的五六件,各种用品、衣服、摆设,源源不断地填充着她们本已经足够充实的生活小空间。她们的一个小镜子、一盏小台灯、一把小梳子、一个小杯子……都很别致,她们交流着在哪家店买,要什么牌子。她们说的,我几乎插不上话。

  几位室友,几乎都是带着笔记本电脑、小平板儿和手机。她们打游戏、追剧、看体育比赛……她们讨论喜欢的动漫,新出了什么“周边”;讨论等哪天休息了去“抓娃娃”……这些我真的都不在行。我们在县中学的时候,每天早上5点起床,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就是读书、做卷子……我真的不知道城市里的孩子怎么有这么多玩儿的时间,还能考上这么好的大学?我自己也带了笔记本电脑,我只知道用它可以上网查资料,可以用来写东西。我的手机到晚上9点多给妈妈报过平安,就关机了。当我看到很晚了还有室友抱着手机,光亮照在她们脸上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她们为什么要用那么长时间的手机。

  大学里的各种社团,在我看来都那么有意思。哪个社团发宣传单我都兴奋地接过来。可是,很多社团我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要填写各种特长和个人简历的时候,我不知道要写什么。我看了其他室友填的表格:她们都能写得满满的,会跳舞的、会弹琴的、会画画的、参加过全国比赛的、去过很多国家的、上过选秀节目的……她们写的什么“模拟联合国大会”“电竞人才选拔”之类的活动经历,我以前都没有听说过。

  刚开始的时候,我努力地想和她们多说话,她们也很热情地拉着我去这儿去那儿,可是,我发现自己的话越来越少了。我不知道该和她们说些什么?开学没几天,我却已经开始想回家了。

  情景再现

  魏然:“在一个新的环境,不习惯和想家都是很自然的。”

  小娅:“道理我都懂,我也知道您在安慰我。其实我还是在和别人比,所以才失落,我还是不够淡然。”

  魏然:“和周围的小伙伴没有共同的话题,这确实是一件让人不开心的事,这也不是你的错。”

  小娅:“可是我心里不舒服了啊,这种不舒服,是我的嫉妒心吧。其实,我的年级里,生活比我差的同学也有,我这么和他们比,是不是也是在给自己找平衡啊。”

  魏然:“在你这个年龄,正是最希望被伙伴认可,最希望展示自己的时候。你希望融入到同学之中,你因为找不到和她们的共同点,觉得焦虑,觉得委屈,这都很正常。大家共同成长,是需要时间的。”

  小娅:“我心里总告诉自己,人各有所长,我也很好的。可还是那句话,道理我都懂,可现实就是这样,我不愿意说自己自卑,可我真的有点委屈。”

  魏然:“你是个非常努力的孩子,你已经用自己的努力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天地宽了,需要你的能力更强,心胸也更宽。”

  小娅:“嗯,我明白,我会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和别人攀比物质条件,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魏然道来

  对于一个18岁的孩子来说,完全不受周围的影响,淡定地面对自己与同龄小伙伴的差异,这很难。我们必须正视差异的存在,也不能只给孩子灌鸡汤。正如小娅所说,道理她都懂,如果她不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成绩。只是,这些孩子,还有比她条件更艰苦的地方出来的孩子,如何让他们感受到被接纳,被关注,这是需要每一个学校,甚至是全社会要努力的事。他们需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满足,或是简单的理解甚至是同情,他们需要能展示他们才能的空间,也需要及时有效的、全方位的心理支持。走好新生活的第一步,才能让他们有勇气面对更多的明天。

点击天津新闻 触摸天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