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穿越热带雨林的“丝路精神”
来源: 天津广播电视台  作者: 张慧华  编辑:李彤  2018-09-18 21:17:38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刚果共和国横跨赤道线,属于高湿高热高辐射的热带雨林气候。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一个国家打造“世纪工程”,中国建设者靠的就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桑噶省祖拉布特村,位于刚果共和国最北部的热带雨林中。在这里,陷阱、弓弩、猎枪,是获取食物的主要工具,村民们依旧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生活。

拉布特村村民约瑟:运气好的话一天能抓一到两个动物,也有时候什么都打不着,家里总共十四五口人一起吃这个羚羊。

约瑟一家十五口,住在村口的两间茅屋里。今天运气不错,一头羚羊的收获,让孩子们可以不会挨饿。打猎靠运气,饥一顿饱一顿是常事儿。当地高温高湿的气候,其实很适合果树生长,可大面积种植,村里却没人尝试。

拉布特村村长雅克文:我们采摘一些果子,但很不好卖。有时因为没有客户 ,一个礼拜也卖不出去,到最后不得不自己吃了。吃不了的越放越坏,最后都扔掉了,这都是因为没有销路造成的。

其实,当地出产的可可果和花生,在北部的邻国——喀麦隆,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苦于雨林环绕,没有一条供机动车通行的道路与外界相连,祖拉布特村将近300名村民的生活得不到保证,甚至偶尔还有人在与野兽的搏斗中不幸丧生。不过,世代困扰这个地区的问题即将得到解决。

凯塔公路,建成之后可以贯穿桑噶全省,将刚果(布)与喀麦隆相连。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为支持非洲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条长约300公里的公路,就被来自天津的工程团队承担起来。

刚果(布)桑噶省省长:人民非常欢迎此道路的建设,所有桑噶省出产的产品可以快速被运送出去。我可以断言,经济作物产量会是原来的3倍,施工难点主要在于沼泽地,我方需要专业的、高质量的中国技术人员。

凯塔公路项目测绘工程师韩小芯:带着这个多少还会防护一下,蚊虫相当特别多,一会儿走着走着从哪真是能钻进去耳朵鼻子,有时候眼睛嘴巴都能有。一不注意就会得摆子,得疟疾。

作为整个项目的“开路先锋”,测绘师得从一米多高的草地里,用镰刀劈出一条通道。热带雨林全年都是夏季,全副武装之后,没过两分钟,就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不过,打草而行,却一点也急不得。

凯塔公路项目测绘工程师韩小芯:一是没有道,再一个就是驱赶这些毒蛇。

多雨、多虫、多疾病,高温、高湿、高辐射,“三多三高”的自然环境,是工人们在雨林工作,要克服的第一道坎。在刚果,98%的蚊子都携带有疟原虫,哪怕做足了准备,工人们还是难免中招。

凯塔公路二期项目常务副经理周云斌:疟疾高峰期的时候发病率有时候能到30%以上,不光是身体方面还是情绪影响非常大。有时候真心感觉,就是我们中国人出来以后,这是一个情结,不能给中国人丢脸。

原始雨林施工,缺后勤,缺设备,但最不缺是就是精神。靠着这种不服输的劲头,凯塔公路一期工程完工后,获得了刚果(布)内政部特别贡献奖。正在施工的二期工程,也得到了更多沿线村民的支持。很多人在建筑工地打起了零工,或是主动帮中国工人送水送饭。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工程团队考虑的重要内容。

凯塔公路二期项目安全环保部主任魏超:等着我们取土完成之后,重新恢复过来。这个地方日照也比较强,植物和草几天之内就可以恢复。

凯塔公路环境监理埃米尔:中国公司完美履行了,环境保护上的协议,比如在保护水源方面,在动植物保护方面,在空气保护方面,都做得很好。

凯塔公路计划于明年秋天全程通车,将带动周边商业、农业以及工业的发展。眼下在通车的一期路段周边,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创业“淘金”。

中国电建市政集团中西非公司总工程师闫勇:我们在刚果(布)项目履约期间,一共给当地提供了超过5000余人的工作岗位,也为当地培养了800余人的技术工人,当地民众的融合来促进我们公司顺利的发展,持续发挥央企的责任担当。

路修通了,周边村民的生活也越走越宽。“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中,中国将支持更多企业积极参与到非洲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非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刚果(布)国土整治与大型工程部多边合作项目办公室主任布特:对我们来说 “一带一路”就是新丝绸之路,这条线路通过海洋到达东非,延伸至整个非洲大陆,我认为这是中国帮助我们摆脱欠发达状态而走向真正崛起的好方法。(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点击天津新闻 触摸天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