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烽 茶道的核心是“守”
来源: 天津网  作者: 张玥  编辑:刘颖  2019-02-22 08:32:49
王旭烽 1955年生于浙江平湖,祖籍江苏徐州,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参与筹建中国茶叶博物馆,现任浙江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印象

  茅盾文学奖得主

  对茶的情感浸入骨子里

  最近一次见到王旭烽,是在2018年11月天津世界语协会举办的一场活动中,当时她的《中国茶谣》一书世界语版举行首发式。常人恐怕不太容易想象到茶和世界语之间的联系,王旭烽在活动现场说:“这两者的品质相同,都代表真、善、美,有着世界性的元素。如果说茶这种精神饮品需要找到很好的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话,那么世界语无疑是非常合适的载体。”

  话语中可听出,这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对茶的感情非同一般。她说总有一件事需要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做,对她而言,这件事就是传播茶文化。她希望终有一天,会把整个地球铺成一张巨大的茶席,让所有人都认识到茶的精髓。

  在准备对王旭烽做专访时,发现很难定义她的角色,究竟是作家、学者还是茶人?说她是作家,因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她就发表了处女作,在2000年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说她是学者,因为在2006年,她得知当时的浙江林学院(现浙江农林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个茶文化学院之后,她辞去了在作协的职务,到林学院当老师,成为茶文化学科带头人。说她是茶人,因为她生活中的几乎每个领域都与茶相关。

  大学毕业后,王旭烽做过一段时间记者,而后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接触了大量与茶有关的资料,从此开始了半生茶缘。就连她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也是讲述杭州一个茶叶世家兴衰沉浮的长篇故事。这是一组厚厚的《茶人三部曲》,包括《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凭借前两部,王旭烽荣膺国内文学的最高奖项。

  心、血、爱,王旭烽对茶投入的,确实是浸到骨子里的倾情。她的朋友圈每天都是在说茶人、茶事。不久前她看了日本影片《寻访千利休》,这是围绕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展开的故事。电影引起王旭烽关于茶的许多感悟,连续在朋友圈中用十几天时间,每天写一篇文字,日本茶道的技能训练、茶道中的美学意境、中华茶道与日本茶道之间的对比,被她兴奋地言说着。一场寻访千利休的旅程,成了她探寻对茶之悟的过程。每天随着她的文字,仿佛在品一盏盏不同风致的茶,直到她最后说“真的要刹住了”,这场茶宴才告结束。

  王旭烽对茶的观察与思考,绝不仅限于普通人所关注的饮茶、茶器这类层面,而是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如她在《茶德与儒》一文中,言及茶表象背后的文化积淀:“中国人将茶视为集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的复合形态,‘中国茶德’便是其精神性的标志性概念。从伦理学视阈观照,‘中国茶德’应该属于儒家伦理范畴……”

  “中国茶道,即以‘中和’为核心的关于茶的人文精神及相应的教化规范。茶与人类和平、茶与社会和谐、茶与人性自我之间,就如此构成深刻的本质关系。”这是她在耶鲁大学演讲中所说的话,多年来,王旭烽也正是以这样更高的视角、更广义的审量,在地球这张她所期望成为的巨大茶席上,述说着她的茶故事以及那些茶思。

  从小在茶乡长大

  参与创建中国茶叶博物馆

  记者:1982年您大学毕业后,先做过记者,后来又被分配到中国茶叶博物馆资料室工作,当时为什么和茶叶博物馆之间产生了缘分?

  王旭烽:我是改革开放后首届大学生,攻读历史。当时博物馆、档案馆的工作,也放在历史学科中,所以去中国首家茶叶博物馆工作,应该和专业还是很搭的。主要是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筹建时,正好我有一个当年教我新闻的老师,在茶博馆主管单位做了人事领导,我就直接跟他提出要求,调入了茶博馆。茶博馆当时正在建设资料室,我就去了那里,也参与了整个中国茶叶博物馆的筹建,开始涉及阅读各种茶的资料,从而对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记者:在接触茶文化之前,您最早对茶的认知是什么样的?

  王旭烽:我从小在茶乡长大,知道茶是怎么样的,对茶礼也很有感触,但自己小时并未养成饮茶习惯。当时的大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小孩子是不可以喝茶的,所以我也就只是偶尔喝一喝大人沏泡的剩茶。但茶作为礼物,在清明前后要赠送,这个我是知道的,我也会跟着母亲分发茶叶。

  记者:当年您写《茶人三部曲》的时候灵感从哪里来?有没有比较贴近的原型故事?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是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不久就开始写的,内容与我所了解到的茶人茶事有直接关系。小说中的主要茶叶世家有一点点原型,是清代民国时期的翁隆盛茶庄,这个家族中有一些大的格局走向,是和小说中的忘忧茶庄近似的──比如几代单传,丈夫吸食鸦片、养小妾,茶叶销售有名,家中靠女人打下江山守护等。

  记者:您在《茶人三部曲》里,最想表达的关于茶、茶人的气质或精神是什么?

  王旭烽:从道的层面上说,我遵循陆羽的茶道:精行俭德;茶人的气质是“和”。我认为茶虽然美好,但精神也是有边界的,有着和其他事物重叠之处,也有单独属于它自身的特质,比如定力、守恒、稳重、包容,我认为这个特质的核心就是“守”。

  记者:有研究文章说,您在三部曲中追求的是“和”的精神的探讨,您认为是这样吗?

  王旭烽:是的,小说的精神是“和平”,表达的方式是“平和”。

  以茶人的方式

  坚守价值观

  记者:2006年浙江农林大学成立茶文化学院,您辞去作协职务,去学院教书,当时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旭烽:有许多可以言说的理由,比如爱人工作调动,比如学校有寒暑假可供写作,但根本上说,是在价值观上遇到了和现实生活比较下的不协调,我要以茶人的方式来坚守我的价值观。

  记者:您不认为自己是专职作家,那您认为自己是专职茶人吗?您的选择和这样的观念是不是也有关系?

  王旭烽:是的,我认为我是个专职茶人。茶人的方式一是超越──这有点像赵州禅师的“吃茶去”,这和回避不一样,回避是在同一层面上进行躲闪或另辟路径,超越是在更高层面上完成自我;二是温柔地直面最尖锐的矛盾,并在最大、最深的可能性中化解它,如果无法化解,便坚持对生活的最高尊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记者:您到了大学就着手编写《茶文化通论》教材,在当时没有类似的读本可以用吗?

  王旭烽:前人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出了许多同样品种的教材读本,给了我重要启示。我是在前人的启发中完成的这个教材,提供了属于我自己的思考和框架。

  记者:2006年国内才有了这首个茶文化学院,听起来让人感觉很诧异,我们喝茶的历史这么悠久了。

  王旭烽:在高等教育学科中设有(茶文化)本科与硕士学位人才教育体系的,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是内外唯一一所。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虽然有许多茶学人才培养专业,本、硕、博都有,但在学科上归属于农学下的园艺学,而茶文化学院在学科上归属于社会学下面的民俗学和人类学,所以不一样。

  记者:就您了解,在此之前关于茶的研究、茶文化的研究多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在进行的?是只有农业类院系才关注吗?

  王旭烽:社会上热衷于茶文化的人群很多,国家人社部设有专门的“茶艺师”国家技能职业标准,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从茶的自然科学进入文化,或从茶的文化进入茶学,茶文化研究者可以是人文学科研究者,也可以是自然科学研究者,因为茶的完整学科是复合的,茶学和茶文化学是一片叶子的正反两面,缺一不可,但大多集中在社科院、高校等专业领域,当然民间也藏龙卧虎。

  记者:您说茶文化学院“大概是大学里面唯一一个坚持每一次上课学生都给老师上茶的,已经坚持了十一年”,这样做是出于什么想法?

  王旭烽:一个文化符号,必须要有适度的仪式感和程式感,就像京剧脸谱一样,这是一种情理教学方式。学生也都能理解,即便一开始不理解的,也不会抗拒。

  记者:对于第一天走进您课堂的学生,您会做什么?

  王旭烽:会有一次见面会,每人发一个杯子、一些茶。对茶的最初印象,还是得从口感开始。

  记者:您认为现在关于茶、茶文化的高等教育,有哪些需要注重的,或者尚还欠缺的地方?

  王旭烽:提升对茶的重要性的认识,一定要在顶层设计上达成“中国文化符号”的共识。

  解读茶文化

  创意“中国茶语”

  记者:从2007年开始,您着手打造《中国茶谣》,它一直被视作是茶文化的复合体,最初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来打造这样一个作品?

  王旭烽:有三个初衷:一是为2008年在杭州召开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第18届会议而准备;二是为刚刚建立的茶文化学院发一个信息量最大化的通告;三是茶文化学院呈现的第一个重量级行动。

  记者:为什么称之为“茶谣”?“谣”字给了人一种很新奇的感觉。

  王旭烽:古代没有乐器相配,只是清唱,会被称作“谣”,故《康熙字典》说:“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谣”的民间性强,民歌气质的艺术往往可以冠为“谣”。作为茶谣,会有很强的学科建设指向,也有文化价值取向。

  记者:茶礼文化在《中国茶谣》中体现得很多,您怎么理解“礼”这个字在茶中的体现?

  王旭烽:礼在茶中,是重要的文化概念,是价值坐标、秩序修养、上下尊卑、规范模式等的核心内涵。

  记者:提起茶,我们习惯说茶艺,但“艺”这个字好像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也会影响我们对茶的认知。日本人说茶时有“茶道”,您觉得我们应该用哪个字来定义茶?

  王旭烽:孰知茶道全尔真──“茶道”这一词,由唐代陆羽挚友、诗僧皎然最早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提出。所以说起茶的精神,我们不必因为日本提了我们就不能提,况且还是我们最早提的。茶艺是有专门定义的,一般指茶的制作和品饮的技能。所以只是茶文化中的一部分,虽然很重要不可或缺,但和“茶道”还不是一个概念。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记者:陆羽提出“茶德”的概念雏形,但我们好像很长时间以来比较忽视这个观念的存在,您认为是这样吗?

  王旭烽:我个人认为陆羽的“精行俭德”概念,就是中国茶道精神。我们并不忽视这个概念,只是不把它作为中国茶道本尊,而把它作为源头罢了。

  记者:您认为中国茶德是建立在中国儒学伦理思想上的,但我们经常听到“茶禅一味”“无为茶”这类说法,与释、道都有关联,您为什么特别强调茶与儒学之间的关联呢?

  王旭烽:儒家文化延续了数千年,可能正是因为无所不在,故容易被忽视。我们目前只不过是重拾罢了,比如客来敬茶,核心是“礼”,我们讲得不多,或者比较浮泛,有待于加强。

  记者:现在人们喝茶,讲究茶艺,讲究茶的好坏,但是对整体茶文化的认知,您觉得是不是有欠缺,如果有的话主要欠缺在哪里?

  王旭烽:主要欠缺在认识上。一般认为茶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而非中国文化重要组成的符号,没有把茶上升到与丝绸、瓷器一样的平台上评判。把这一点清晰明了以后,便可提升。

  记者:如何有针对性地推广和引导茶文化?

  王旭烽:有整整十年,我一直强调茶文化呈现,现在开始进行对茶文化呈现的解读,我把它称为“中国茶语”。这都是当下要做的事情。至于将茶文化进行哲学意义和信仰层面上的挖掘和提升,是未来很关键的内容,是民族优秀品质打造不可或缺的中国文化子系统。

  王旭烽有话说

  茶是温和的生活

  是崇尚道德的文化

  我以为中华茶文化实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中华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中,深深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近年来,许嘉璐先生提出中华文化一体两翼的理论,以儒释道为中国文化之体,中医与茶叶为中国文化之双翼,我是深切认同的。我们知道,水源的分布制约并引导了人类的发展,而一些饮品的应运而生,便相继扮演了人类历史的塑造者。

  茶作为木本植物发源于中国,中国人一直将茶的种植、加工、流通与品饮过程,视为集物质与精神于一体的复合过程。一叶双菩提,茶与儒家文化的结合,建构起茶与礼仁的概念;与佛家文化的结合,建构起茶禅一味的概念;与道家文化的结合,建构起乐生养生的概念。茶作为物质形态,由此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性,观照人的心灵。

  诞生在农耕文明土壤中的中国茶文化,是以茶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套温和的生活形态与日常生活方式,恰是一种崇尚道德的文化。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儒学伦理思想下建构的中国茶德精神“廉美和敬”,即是一种投射在茶事生活中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在茶事中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认识、调节、教育、评价和平衡社会及个人的功能。

  中国茶文化之所以具备和谐精神,是有深刻原因的。儒家学说侧重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道家文化注重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和谐;佛教文化实质关注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它们构建起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和”模式,而这样一个以“中和”为文明基调的民族,亦是数千年文明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茶的故乡,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喝茶,这三分之二人口正是和谐哲学的实践者,是中国茶文化可以更为广泛在世界交流共通、在全球找到更广泛知音的基础。中国茶道,即以“中和”为核心的关于茶的人文精神及相应的教化规范。茶与人类和平、茶与社会和谐、茶与人性自我之间,就如此构成深刻的本质关系。

  茶文化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符号化思维和符号化行为之一,人类因茶具备了丰富的可能性,去创造一个“符号的世界”,即茶文化的世界。我们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与“琴棋书画诗酒茶”之间这一如此之大的跨度,如此丰富的茶文化世相中可以发现,人类创造着的正是这样一个具备了深刻、高妙的人性化过程,一个完全属于人类文化的符号世界。

点击天津新闻 触摸天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