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百年坚守 为中国制造
来源: 天津广播电视台  作者:  编辑:张麒麟  2019-02-22 21:19:42


天津北方网讯:为做成中国的纯碱工业,有这样一批人,前赴后继始终坚守,在原则上绝对的相信科学,在事业上积极的发展实业,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永利化工百年来,始终坚持中国制造。

碱不仅是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更被称为化工业之母,是冶金、石油、机械等多种工业都离不开的原材料。 但在上个世纪初,中国90%碱都只能依赖国外进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进口“洋碱”减少,英商乘机将纯碱价钱抬高七八倍,甚至捂住不卖,人民生活用碱奇缺,民族工厂停产。

范旭东,留学归国后,在天津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看到现状,他决心变盐为碱。 1921年,在范旭东盛邀下,侯德榜回国。

源自相同的目标,范旭东、侯德榜、李烛尘,一起投身中国制碱。当时最先进的索尔维制碱法被几大国际公司垄断,对外严格保密,没有技术、没有机器设备,一切都需钻研自制。

一次次尝试,1924永利200万元的投入,终于产出了第一批成批量的纯碱,可是,令人失望的是,生产出来的仍是红黑相间的劣质碱。而且4台煅烧炉全部烧坏,无法再用,全厂一度被迫停产。

从1917年到1926年,9年坚守,顶着重重压力,一次次试验,纯白的中国碱终于批量生产。那一年8月,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金奖,中国纯碱制造从无到有。1943年,更为辉煌是,在上千次的试验中,侯德榜研究出了“联合制碱法”。这一更为科学的方法。终结了“苏尔维制碱法”,长达81年的垄断神话,但因为机械设备缺乏,“侯氏制碱法”一直无法量产。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一方面要扩大产能,一方面要改进技术,在那段时间,天津碱厂用10年时间,追赶着世界二十多年的步伐。

终于在一代人的努力下,1979年,“侯氏制碱法”在天津碱厂实现量产。2013年,碱厂更名为永利化工,由生产纯碱为主,转变为生产合成氨、甲醇、联碱、丁辛醇等多工艺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今年36岁的李亚斌,是永利化工的“首席专家”。2014年,作为精细化工产品重要原料的丁辛醇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催化剂突然出现问题,企业一度面临停产。

丁辛醇生产中所需要的催化剂,完全依靠国外进口,面对这种情况,李亚斌带领迎难而上。没有先例可循,就要敢为人先。两年的时间里,翻阅资料,文献和翻译专利,一个个试验,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反应温度、放风量,两个小时一记录,车间、总调度室,每个人在坚守,努力、再努力。终于,历时两年,李亚斌带领团队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不仅研制出国产催化剂,新的回收利用技术,更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永利厂史馆静静矗立着这样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我们在原则上绝对的相信科学,我们在事业上积极的发展实业,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

而这也成为永利化工百年来的坚持。(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

点击天津新闻 触摸天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