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天津市外环城市公园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草案》公示,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草案提出,将外环500米防护绿带,转变为11座生态游憩功能的环城公园;围绕11座公园,建设“生活+生态+产业”新型社区,构筑津城生态宜居圈层。
规划范围
1环11公园及周边地区,约122平方公里。其中,外环及绿带34平方公里,11园18平方公里,周边地区70平方公里。
产城融合
通过11座公园,实现与周边地区的产城融合,加强津城核心-外围空间、功能衔接,促进新兴产业、服务业与新型社区融合。
总体布局
将外环500米防护绿带,转变为生态游憩功能的11座环城公园。依托环城公园向内连接核心区铁路绿道,向外连接6大郊野公园及郊野绿道,通过海河等6条河流廊道进行串接,形成“三环、六廊”的生态系统,构筑“林、田、水、景、园”相融共生的“翡翠项链”。
三环:郊野绿道环、外环绿道环、铁路绿道环。
六廊:海河绿廊、南运河绿廊、北运河绿廊、子牙河绿廊、新开河绿廊、外环河绿廊。
新型社区
结合公园的公共服务社区合理布局,形成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以大型公园为核心,组织社区开放空间系统,3分钟到社区公园、5分钟到城市公园、10分钟到外环绿带公园。
每个公园社区有1-2处特色养老设施,建立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至少有1家公立市重点小学、中学、高中,可以布置特色教育与国际学校;有1处国内先进的综合性医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