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秋瑛
不论白天与黑夜,热心公益十五载
有一种颜色
飘扬在心中永不褪色
有一抹身影
在被需要时就会出现
她不曾留下姓名
却留下了她的背影
温暖了无数人......
王秋瑛
女,46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97年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分行红桥支行风险管理部执行会计师。参加工作26年的她始终坚守岗位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将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全部奉献给了志愿服务。
截至目前,王秋瑛的志愿服务时长累计高达1500小时,更获殊荣无数......

·2008年参与“5·12”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募捐救助工作获突出贡献奖

·2015年获中国爱心公益天津义工总站支教活动优秀志愿者称号。

·2016年至今多次获得全国最美家庭、天津市最美家庭、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三星志愿者、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天津工作总站四星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01/夜露衣洒水,双眼血丝红
2008年初夏,汶川地震牵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每天生活在忙碌中的王秋瑛感觉自己不能只停留在交纳特殊党费、捐款上,应该付诸行动帮助不幸的国人同胞。她想汶川正是需要中华儿女帮助的时候,自己不仅可以捐款还可以提供人力支持。

本是敬业的王秋瑛,在打定主意后,毅然请了全部年假,自发到天津市红十字会参加志愿服务,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负责清点社会各界捐款,晚上跟随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到各大义演现场当场清点募捐款项。每到一个捐款现场不仅负责清点现金,还呼吁带动大家一起捐款。她那时的初心也为后来投身更多志愿服务奠定了基础。
02/擘画斑斓梦,志愿常相随
从2009年到2020年,王秋瑛开始活跃于各项公益活动。她前往重庆,参加生命论坛。

她走进养老院,陪伴老人。

她走进自闭症中心,关爱儿童。

她和家人跑遍千家万户,筹集捐赠衣物......

这数载,不论白天与黑夜,她的身影一直活跃在志愿公益活动的各大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时,王秋瑛还做了一件特别的公益——一家三口去甘肃支教。由于当时教职工宿舍有限,大家都是用睡袋住在教室甚至体育器械室里,厨房、厕所等生活设施与天津相比简直天差地别。虽然条件艰苦,但一家三口在出发前就已经坚定了要帮助孩子们的想法、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

到达后上课的第一天,王秋瑛便受到了院子里眼中全是渴望的孩子们热情欢迎,正式开启了支教生活,带着孩子们爬山、学习,倾听他们在山里的故事。王秋瑛用着自己的方式将志愿的思想言传身教给自己的孩子,“看过山里孩子的生活,他会更加知奋进,懂感恩,将来他也会帮助更多的人,而这群山里的孩子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到山外边的世界看看!”
03/织密"一张网”,勇赴抗疫战

疫情期间,“闲不住”的王秋瑛再一次将生死置之度外,主动联系社区居委会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积极为抗疫工作贡献个人力量。

在河东公园、天津动物园、古文化街有她曾带着口罩维护现场的模样。

曾多次为养老院行动不便的老人亲手包好饺子送去。

更在疫情人员紧缺时,在海河、街道留下了环境保护的身影。
有人曾问她:“你这样做不累吗?不怕危险吗?”
王秋瑛总是笑着回应:

“会累啊,也会担心危险啊,但是看到他们给我回应的笑脸,就感觉内心深处一下被某个东西填满了,非常满足。这么多年来,做志愿服务早就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了”。
山海灿烂,你我皆往
以真心对待真心,以温暖环抱温暖,彼此照耀,凝光聚彩,一定会汇成浩瀚星海。一点点慈善,一点点心意,一点点善意,就会吹起春天暖风,使冰川融化,血脉翻涌。

王秋瑛一直秉持初心,用点滴汇聚爱,创造了这一路繁花,用整个青春作伴,投身志愿服务十五载,她表示以后将不断带动更多青年员工和年轻群体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赤忱的追梦者们将在不断努力中一起编织属于公益事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