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众号将骂人梗当《诗经》引用 把关不严有辱斯文
来源: 每日新报  作者: 宋学敏  编辑:付勇钧  2023-09-21 15:04:27

近日,有网友发现,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官方公众号一篇推文中,某学生“引用《诗经》”表达在校感受的内容,通篇都是用谐音方式编造的骂人梗。9月19日,该学院发布情况说明:近日,“华师历院”公众号因把关不严,一篇推文造成不良影响,我们深表歉意。学院深刻检讨,已对相关人员予以批评教育,深入开展问题整改。学院将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引导,加强公众号管理。

所谓的《诗经·彼阳》其实是一首坊间流传的伪造古诗。此“诗”乍一看有《诗经》之感,实则每句都是生搬硬造、语义不通,甚至通篇在用“脏话谐音梗”进行讽刺谩骂。例如其中一句“彼阳若至,初升东曦”,实则有谐音“弱智”与“畜牲东西”。其实,此首“彼阳”之前就在网上流传已久,除此之外,利用谐音梗恶搞的所谓“古诗”早就屡见不鲜。有人拍案称奇,有人一脸茫然,有人则斥为无聊抖机灵,有人认为有点中二的欢乐,有人认为口不择言、粗鄙不堪。“如果是有的放矢、有思想的批判,那也还行,问题就是完全是没教养的脏话,让人无语。”也有人认为,要有允许青年学生出错的社会宽容,切忌动不动就上纲上线。

《诗经·彼阳》如果作为私下里的玩笑打趣,倒也可以一笑置之。但是,如果是投稿恶搞,那这玩笑也开得有点大了。更令人不解的是,居然还被发到了一个专门研究“历史文化”的学院公众号上,这就更荒谬了,太有辱斯文。有网友认为,公众号小编吃了没文化的亏,沦为全网笑谈。“谐音句句不忍听,戏称出处在诗经。公号眼拙赫然登,惹得哄笑满堂生。”“难称师范,也不懂历史,更没有文化。”“文化学院没文化,辱没斯文真尴尬。”“历史文化学院的同志们还是要加强历史文化学习啊。”也有网友称,“不要看网上嘲笑小编的人一堆,那个《诗经·彼阳》引用太有迷惑性了,相信很多人都难发现。”这话说的有点过了,“哪怕逐字读一遍都能明白。”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而言,高校的官方公众号的推文是学生来写,学生处的老师审核,然后再编发出去。退一步说,学生水平不够可能正常,审核的老师有没有尽到职责呢,怎么也闹出如此笑话?有网友猜测,老师到底看没看这篇推文,还是个问题。“虽然老师是责编,但老师可能也只是粗略地看一眼。”

官方公众号由于审核不严造成的翻车事件不时上演,还是引以为戒吧。如果不深刻检讨,堵住漏洞,加强学习,类似将骂人梗当《诗经》引用的笑话还会出,其他幺蛾子也说不定,细思极恐。

点击天津新闻 触摸天津生活